時代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科技的創新,如今迅猛發展的3D打印技術,是一種運用高科技的電腦雕刻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被廣泛使用。在藝術領域,3D打印技術也不鮮見。甚至有人預言,3D打印技術將取代傳統的雕塑方法,從而可能最終導致雕塑藝術的消亡。以至于有3D打印機廠商打出這樣的廣告詞:“3D打印,每個人都是雕塑家”。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傳統雕塑造型能力和技法的訓練還是必要的嗎?
3D打印雕塑的優勢在于能夠制造出整飭、復雜和精準的形象,并且可以便捷地進行等比例的放大和縮小,在這些方面傳統雕塑的環節可以借助于3D打印的技術優勢,而省卻很多復雜煩瑣的過程。另外,3D打印技術在雕塑藝術創作的設計環節也有優勢,可以給雕塑家節省很多時間。但3D打印技術是絕對無法全面取代雕塑家的創作工作的。雕塑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不僅需要雕塑家的手和眼,而且還需要藝術家整個身心的投入,包括情感、想象、思想等因素。優秀的雕塑作品總會打動人心,這表明在雕塑創作中,作者是灌注了他的生命力的,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也是雕塑家藝術生命的體現。而如果一件雕塑僅僅是被動地模仿或摹寫則不能算作一件藝術作品。因此如果沒有藝術,那造出來的就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物品,而不是藝術品。實質上,3D打印技術的設計稿的完成離不開雕塑家的空間想象力和專業的藝術素養,傳統雕塑的藝術魅力也是機器所無法予以呈現的。具體到不同雕塑家的個人風格和藝術魅力,也是機器所不具備的。如果3D打印技術不與藝術相結合,打印出的雕塑便會呆板、僵硬,沒有生氣,千篇一律。而雕塑家創作的雕塑作品之所以能夠感動人、吸引人,常常也正是因為血肉豐滿,富有生氣。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必須與藝術結合,在藝術家的手中,才能發揮它最大的為藝術服務的作用。
3D打印在技術上的優勢是明顯的,可以促進雕塑藝術在形式上、內容上和材料上的多元拓展。在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雕塑家應該采取自由、開放的態度來引進這項新技術,為我所用,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去探索和創新。要進一步拓展視野,對其他學科和未知領域進行不斷的了解和探索,實現3D打印技術的發展與寫實雕塑藝術的互動。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新的形勢下,堅持藝術對科技的應用,3D打印技術與雕塑藝術的完美融合,一定能給雕塑藝術帶來新的變革,拓展嶄新的創作空間。